德国足球职业联盟在法兰克福召开的成员大会上,一项旨在通过引入20亿欧元投资以增强德甲和德乙联赛国际竞争力的计划未能获得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最终流产。这一结果引发了对德甲未来发展路径的广泛讨论,尤其是中小俱乐部对加剧收入两极分化的担忧,以及球迷和专家对投资透明度和影响的关注。
德国足球界近日迎来了一场重大变局。在德国足球职业联盟(DFL)法兰克福成员大会上,一项旨在通过外部融资推动德甲和德乙联赛国际化发展的投资计划,最终以20票赞成、11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宣告失败。该计划未能达到DFL规定的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要求,令联盟领导层深感失望,也预示着德甲联赛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新挑战。
根据计划,投资方愿投入20亿欧元(约合152亿元人民币),换取未来20年内子公司12.5%的股权,并分享媒体版权收益。这笔巨额资金本将用于改善球场设施、推动国际市场拓展和数字化建设,但遭到了部分中小俱乐部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该计划将进一步加剧俱乐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对联赛的整体稳定构成威胁。
“疫情过后,我们好不容易将球迷重新吸引回球场,而这个计划却释放了错误的信号。”圣保利俱乐部主席格特利希的言论代表了多数反对者的心声。他们担心,大俱乐部将获得更多的投资份额,而小俱乐部则面临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此外,球迷组织和部分专家也对投资计划的透明度和潜在影响表示担忧,担心外部投资人的介入会影响联盟的决策独立性。
DFL监事委员会主席、多特蒙德俱乐部总经理瓦茨克对表决结果表示极度失望。他认为,引入外部资金是增强德甲国际竞争力、缩小与英超和西甲差距的正确选择。然而,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面对联盟内部的深刻分歧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为联盟利益让渡了俱乐部利益,我们本可以获得更多收益。”瓦茨克的言辞中透露出对部分俱乐部不合作态度的无奈。他警告说,未来任何人都不应以“团结”为理由要求大俱乐部的支持。
随着投资计划的流产,DFL也面临着新的领导层变动。两位临时运营总监莱基和黑尔曼宣布将于6月底离职,但他们将保留在联盟内部的其他职务。联盟新的运营官预计将于7月任命,为德甲的未来寻找新的方向。
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德甲俱乐部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分歧,也引发了对联赛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入思考。如何在保持联赛稳定的同时,推动其国际化进程,成为摆在DFL和所有俱乐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们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策略,然后再谈钱。”圣保利俱乐部主席格特利希的呼吁代表了德甲俱乐部共同的心声。在未来的日子里,德甲联赛能否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真正的国际化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